親水性的休閒活動近年越來越盛行,划船運動也慢慢進入人們視野。人稱「划船甜姐兒」的黃義婷,就是台灣非常知名的女子單人雙槳好手,賽事經驗無數的她,是如何看待划船這項運動?一路走來的心境歷程又是如何?就請跟著HAVFIT一同認識她的故事。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黃義婷自述,自己從小就非常好動,總愛跟在哥哥後面爬樹、打籃球,並且很喜歡體育課或者校際運動會。也因為如此,運動神經出色的她被教練看上,找去練習田徑,就此開啟與運動的不解之緣。
「其實父母親一開始是反對我參加田徑隊的,但我只要一不參加,那幾天就全身不舒服、過得渾渾噩噩;相反的,一運動就很有活力,運動就是我的精力之源。」黃義婷笑著說道,但在接觸田徑之後,她輾轉尋找適合自己的運動,從田徑、擊劍再到划船,才終於有了與命中註定邂逅的感覺。
划船的魅力是什麼?黃義婷形容,是一種「人船合一、在水上運行的體驗」,猶記得當時從擊劍轉划船項目,黃義婷的爸爸已經有表示擔憂,「妳從田徑到擊劍又換成划船,一直都不穩定,怎麼不堅持一下?」天下父母心,由於擔憂孩子在追逐興趣與夢想的過程中吃苦,黃義婷的父母從國中就希望她好好讀書,原本還希望送她去讀護校或者軍校,以保障未來的生活。
但當黃義婷決心要於划船項目努力之後,家人依舊是她最堅強的後盾。隨著收穫大大小小國內外競賽名次,爸爸也從最開始的默默支持,轉變成主動關心督促的角色,令黃義婷感到相當溫暖。
聊起當時心境,黃義婷說明,擊劍要跟對手在心裡和表現上競爭,但划船是大家同心協力為了一艘船努力,擁有共同目標,過程中既累也很開心,「既然自己選擇划船隊,就不能成為船上的累贅!」憑藉著這樣的想法,黃義婷以班上同學為目標,努力把成績提升起來。
一步一腳印的水到渠成
高中時期,黃義婷以同學為榜樣,想和大家一起出國比賽;目標達成之後,她再接再厲,想跟緊學姊的腳步代表國家出征奧運。黃義婷表示,「我觀察她們手破皮時也都不喊苦,繼續堅持,就慢慢學習這份毅力。」在2020東京奧運以第20名刷新個人最佳成績之後,黃義婷已經進行了超過15年的專業划船訓練,更收穫無數大小賽事金銀銅等獎牌,她笑著說道,「原本想說大學就是一個學歷,畢業後就去上班,沒想到一路就練到了現在,真的是緣分。」
說來輕描淡寫,但背後全都是一步一腳印的努力與堅持,除了日常訓練,划船選手不時要在大太陽底下曝曬,手長水泡、過敏、磨破皮都是日常,更容易因姿勢關係而造成運動傷害。2010年,黃義婷更在成績巔峰之際發生一場車禍,運動生涯瞬間跌入谷底。
「躺在病床時,看著打上石膏的手,我真的在想是不是以後都不能划船了。」
後來得知是脫臼,教練、隊友都鼓勵她一定可以回到賽場上,黃義婷也在與老師討論之後,決定從四人單槳項目轉為單人雙槳,讓自己重新歸零,從基礎技術從頭建立起。她坦言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原本比賽時會有隊友一起注意問題,共同承擔壓力,現在我必須一個人面對,那種感覺真的是心跳加速、手腳冰冷,然後不斷發抖。」
至於黃義婷個人調適心情的方法,她會戴上耳機、墨鏡,一個人划著船到旁邊靜下心來,藉由平時的心境模擬訓練,讓自己進到比賽狀態之中。直至今日,她還是維持著這樣的習慣在面對每一場賽事,投入於每一次沉澱之後的全力以赴。
生活興趣與未來目標
除了備戰杭州亞運之外,黃義婷也在感情長跑八年之後,於今年初完成了訂婚儀式。她笑著說道,由於另一半和自己同樣是划船選手出身,很清楚這項運動,兩人在登記、領證之後生活完全沒有什麼不同。
「我是喜歡學習探索的人,由於大學時期讀的是體育相關,課程可能會對專項有幫助,所以總是很專注在聽老師上課。」除了專業項目,黃義婷喜歡烹飪,近期也開始學英文,而這些都可以在她的社群見到紀錄,同時有許多網友為她做小小見證。
「社群除了最開始的分享個人日常,慢慢也想讓大家認識划船,推廣它有趣的地方,一直都是我努力的目標之一。」包含校園普及,有些觀念與知識宣導必須從基層做起,「如果環境沒有更理想,就不容易得到家長支持,很多廠商也不知道這個項目,這都要留待時間在教育面著手。」
幸運的是,現代網路資訊發達,訓練方式很多元,選手已經不需要土法煉鋼,而有更科學化的訓練方式取代,在身體照護、營養補充的觀念更是進步許多。黃義婷表示,未來想要回到大學任教,幫助台灣的划船項目發展得更好,「我會希望從年輕的運動員開始,希望他們不要跟我以前一樣,用最辛苦的方式訓練,那樣太辛苦了。」
放寬心,學習接受自己的低潮
作為曾出征大大小小國際賽事的選手,黃義婷很喜歡出國比賽,體驗不同文化,並帶新的觀念回來台灣,「這是我學習英文的一大動力,以歐美國家來說,他們大都是以俱樂部在培養選手,在國外大學,成績要在前幾名才可以選划船項目,划船在國外是很被人尊重的。」
在台灣,多數爸媽都較不放心孩子們去玩水上運動,划船還沒有那麼普遍為人所知,儘管已經進步不少,但現階段選手們的培育還是比較困難,連訓練地點都不容易找。
而黃義婷也坦承,前段時間狀況非常低潮,會責怪自己為什麼做不好,於是跟教練、隊友、朋友與丈夫討論,是不是沒注意到什麼?但他們告訴黃義婷,「妳前段時間比賽的強度很高,心裡可能不覺得,但身體肯定已經相當疲累了,一步一步來。」
知道原因之後,黃義婷學習接受狀況不理想的自己。表現不好沒關係,沉澱一段時間之後,狀態就會慢慢回來,「最強的人也會自我懷疑,沒有人永遠充滿自信,所以你應該接受心理的恐懼。」
現階段,黃義婷已於5月底完成於塞爾維亞舉行的世界盃賽事,並取得分組第二的成績,她在社群坦言對成績感到不滿意,但這對剛剛結束全大運賽事的她來說,狀況確實未能調整至百分之百。更重要的是,面對受到疫情衝擊而延賽的杭州亞運,黃義婷將會持續精進自己的實力,積極備戰9月份的世錦賽,擇己所愛、愛己所擇,在自己熱愛的划船上「艇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