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BEAT

不是要去當小偷!起源自戰爭 Balaclava 頭套為何爆紅?

不是要去當小偷!起源自戰爭 Balaclava 頭套為何爆紅?

人們常說時尚是個輪迴,在不同的時空、場域下賦予它不同見解與意義,而在近年的時裝週上,一款名為 Balaclava 頭套單品充斥在秀場與街拍,究竟這個長得像小偷帽的配件是什麼?又是怎麼爆紅的呢?

 

起源自戰爭的 Balaclava 頭套 

 

Balaclava 又被稱為巴拉克拉瓦頭套或頭盔,起源自 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當時英國軍隊抵達克里米亞半島的海邊小鎮巴拉克拉瓦,由於軍服無法適應戰場氣候導致士氣低迷,消息傳回國內後引起民眾抗議,要求政府為士兵提供能抵禦凜冽海風、防止臉部凍傷的編織頭套,而保暖性極佳的特性也使其在軍隊中引起風潮,大家便以這場戰役地名「Balaclava」作為頭套名稱。

 

街頭幫派與 Drill rap 帶動 Balaclava 風潮

 

Balaclava 不僅具有防護功能,將頭部完全包覆的設計也能讓士兵在執行任務時用於隱藏臉部特徵,就連 Balaclava 頭套發源地東歐,許多社會運動領袖、民權鬥士也會利用此頭套來躲避極權政府監視,這也是為何很多人看見 Balaclava 頭套時會不自覺與特種部隊、傭兵形象連結。

 

不過二十世紀末受到跨國組織犯罪與恐怖主義全球化影響,讓僅露出雙眼的 Balaclava 頭套化為恐怖份子代表符號,街頭幫派更透過群眾對 Balaclava 頭套畏懼心理,藉此進行恐嚇、勒索,使其與暴力、犯罪劃上等號,但也讓 Balaclava 頭套順勢進入與幫派關係匪淺的嘻哈文化中。

 

2010年初期,主打暗黑、憤怒與野性風格的 Drill rap 從芝加哥南部發跡,到了英國後形成獨特 UK Drill 支線,音樂以反映社會現實與虛無主義構成,而這類型嘻哈歌手穿搭喜歡結合 Gorpcore 與街頭風格,透過先鋒戶外裝備搭配個性化單品,強調機能感同時掌握服裝造型細節,因此 Balaclava 頭套也是他們常用穿搭元素之一。

 

從街頭次文化步入時尚圈

 

除了嘻哈文化讓 Balaclava 頭套在時尚圈曝光率不斷升高外,其實上世紀眾多戶外運動品牌就曾以 Balaclava 頭套為基底對其進行改造,像是以不羈、前衛的獨特風格大受歡迎的時裝品牌 Raf Simons 從早期作品到 2021秋冬系列,都能看見 Balaclava 身影。

 

而 Balenciaga 現任創意總監 Demna Gvasalia 童年因蘇聯解體引發內戰,致使親身經歷戰爭的他對 Balaclava 頭套情感更加複雜,在他主理潮牌 Vetememts 時期就曾以戰爭及民族主義為發想,融合黑手黨、防彈衣等元素推出時裝系列傳遞反戰精神,且在 Balenciaga 2022 秋冬秀場上也讓所有模特戴上 Balaclava 頭套走秀,與周遭繁華、紙醉金迷的華爾街形成強烈對比。

 

疫情促使 Balaclava 爆紅 彰顯個人獨到審美

 

隨著街頭、戶外等穿搭風格盛行,也讓  Balaclava 頭套獲得無數街頭品牌青睞,不過使他迅速竄紅原因,還得歸功於新冠肺炎,受疫情影響衍生出一系列新興產業,而強制佩戴口罩的新規定也讓各種防護工具受到人們關注,這時擁有與口罩相似防護效果的 Balaclava 頭套就成為最好的時尚替代品,具備功能性且展現獨特末日氣息,體現個人審美觀及品味。

 

好的設計來自生活,又回饋於生活,隨著時間推移,Balaclava 頭套在經歷世紀變遷後被賦予多元文化意涵,不論是以實用性為出發點,或是展現街頭叛逆精神,Balaclava 頭套透過設計師改造迎來全新風貌,加上潮流 Icon 們以自身角度切入演繹專屬風格,成為潮流循環中的養分,帶來源源不絕設計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