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錄、考試壓力大,面對緊湊的生活,您是否也常在季節交替、免疫低下時受困於過敏症狀?或時不時的讓過敏擾亂您的節奏?
我們都知道,「過敏反應(Hypersensitivity)」與免疫系統相關,屬於身體的一種防禦機制,簡單而言,過敏反應指的是當身體面對對於本身無害的外來物時,產生的一連串過度的免疫反應,又稱作「變態反應」,造成這個反應的物質稱作「過敏原(allergen)」,當過敏體質被過敏原誘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時,細胞過度刺激的情況下,會使組織產生「紅、腫、熱、痛、癢」,也就是所謂的過敏症狀,常見的例如呼吸道症狀(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鼻塞)、眼睛紅癢、皮膚乾癢、腸胃不適等症狀,嚴重甚至會有呼吸困難、氣喘、休克等症狀。

為了減少過敏症狀,除了移除過敏原外,另一個做法就是增強自身免疫系統、讓免疫功能正常運作,人體的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脾臟、骨髓、胸腺、淋巴結、扁桃體等)、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及免疫分子(淋巴因子、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所組成,透過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調整,不僅促進健康,同時也增加生活品質。
如何透過飲食增強免疫系統功能,不得不提的是,「腸道」屬於消化器官,同時也被科學家稱作免疫器官,腸道上皮附有與外界接觸的黏膜組織,含有豐富的免疫細胞(巨噬細胞、T細胞及B細胞),人體有50-70%的免疫球蛋白在腸道製造,除此之外,腸道除了幫助食物消化分解,亦主宰人體的腸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神經元數量僅次於大腦,約有一億個神經細胞,透過腦腸軸(gut-brain axis)理論,與中樞神經系統雙向溝通,和大腦的情感、認知中心互相影響,因此又稱「第二大腦」,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行為、認知及記憶等。
照顧好腸道同時也能鞏固身體的免疫系統,除了充足睡眠外,飲食避開常見過敏原例如蝦、蟹、芒果、花生、牛奶、蛋、小麥、堅果等食材,每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D及抗發炎物質例如植化素(槲皮素)、Omega-3脂肪酸等,儘量選擇各種顏色的蔬菜及水果,例如花椰菜、青江菜、高麗菜、萵苣、洋蔥、蕈菇類、奇異果、蘋果、芭樂、橙類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植化素,有助於抑制發炎反應,每日的蛋白質攝取可儘量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例如鮭魚、鯖魚、鮪魚、秋刀魚、沙丁魚等,減少發炎同時能夠增進免疫系統功能。

也可以透過保健營養品的補充,例如魚油、維生素D3、鋅、鎂等營養素,提升抗氧化力及免疫功能,適當的選擇益生菌,針對過敏或消化系統進行改善,有助於維護腸道健康,同時也增進免疫系統功能。若過敏症狀持續不斷,也可進一步參與過敏原檢測,移除過敏原並依循上述飲食方針,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減少過敏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