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BEAT

清大高材生當國手,邱于庭兼顧標槍與課業:不想被看不起就更要有能力

清大高材生當國手,邱于庭兼顧標槍與課業:不想被看不起就更要有能力

台灣體育教育一直面臨一個問題,選手太過專注於訓練疏忽掉課業平衡,導致許多學生運動員在大學畢業後面臨著沒有第二專長的困境。近年這樣的觀念慢慢改變,許多選手除了運動成績精進,學科表現也開始兼顧。

 

清大高材生當國手,邱于庭兼顧標槍與課業:不想被看不起就更要有能力
Photo/邱于庭提供

 

就讀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二年級的邱于庭,今年三月在港都盃田徑賽標槍項目以55.13公尺成績奪金,成為清華大學校史首位達標亞運的田徑選手,這成績創下個人最佳紀錄並躍居台灣歷年第三傑。

 

 全面發展路才不會窄,會運動也要會讀書

 

大家都知道清大對於學科的要求,這代表邱于庭選了一條「比較難走」的路。在學校作息是白天正常上課,晚上六點之後才是固定練習時間,這和一般大學專項選手不同,更不用說清大需要背負的課業壓力,「家人一直督促我『要會運動也要會念書。』我也覺得非常有道理,這對我的未來才有幫助,所以我沒想過只走田徑這條路,這樣不會只有一個選擇,我觀念一直都是這樣。」邱于庭說道。

 

邱于庭一直遵照這樣的準則,即使從國小開始她自認運動細胞發達,對投擲項目很有興趣,甚至全中運連續兩年奪下標槍金牌,但她的課業一直都維持在班上前三名。大學時她繼續把壓力丟給自己,「會來清大主要因為教練,教練是前全國紀錄保持人周宜辰,加上清大的課業要求,希望自己能在兩方面都能繼續進步。」如今經過兩年,邱于庭慢慢找到了和教練的合作方式。

 

清大高材生當國手,邱于庭兼顧標槍與課業:不想被看不起就更要有能力
Photo/邱于庭提供

 

新環境新壓力,邱于庭遇「走心」的教練

 

「剛來適應了快一年,對練習時間、課業、天氣、老師的觀念都不習慣。以前高中晚上已經準備休息,現在是整天課上完還要練習,隔天又要早起,偶爾還會被新竹天氣影響練到生氣。」邱于庭仍略有感觸的回憶道。她慢慢從挫折中成長,大一因為一直無法突破,甚至被教練找去單獨深談,並拜讀教練推薦的書《心像練習》,「和教練談完我當場淚崩,一開始不相信自己,不知道怎麼和教練配合,以前都把自己鎖起來,和教練談完開始慢慢願意去突破,不再侷限於自己的框框。」

 

做對選擇不後悔,各方面看齊普通生

 

在清大運動科學系兩年後,邱于庭斬釘截鐵說來這裏是對的選擇,除了遇到一位好教練,在場上和場下都不斷激勵她,更有豐富學校資源讓她可以使用,「我們可以選擇跨系所的課,和一般學生上課討論會刺激自己多方面思考,」目前她也修習教育學程,希望未來能往老師的路走,「我想證明自己不只是在運動場有成就,不想要因為我們是專項選手被看不起,所以我們更要展現自己各方面不同的能力。我們運動員也可以在課堂中坐下來和一般生討論,但前提是我們自己要先培養好足夠的知識和能力,所以我還要不斷加強。」

 

清大高材生當國手,邱于庭兼顧標槍與課業:不想被看不起就更要有能力
Photo/邱于庭提供

 

從與邱于庭的訪談中,可以感受到她仍有沒自信的一面,但對於自己的的期望和規劃卻很有野心,達標亞運只是一個開始,還有很多數字和障礙等著她去突破;而離開田徑場,邱于庭也將持續學習,讓自己更全面,清大學生身份對她而言是壓力,但也是自然的推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