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BEAT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台灣是一塊寶島,打從「福爾摩沙」時期就已為世人所識,但有句話言「當局者迷」,在台灣生活的人反倒不一定能感受它的美好。來自法國普羅旺斯的跑者作家吉雷米(Remy Gils)長年致力於推廣台灣本土文化,終於在2021年8月通過內政部「外國高階專業人才」審核,順利歸化台灣。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圖說:吉雷米到國外參加馬拉松賽事,一定會帶著台灣的國旗。Photo/吉雷米授權提供

 

好奇世界的模樣

 

「來自南法、愛台灣的作家跑者,外景節目主持人,母語儲存推廣、行腳台灣、觀察與記錄台灣文化。」這段文字來自於吉雷米個人FB粉絲專頁,從2006年隨著劉一峰神父於花蓮玉里進行志工服務,吉雷米與台灣的緣分一開啟就是15年。

 

回顧這段歷程,吉雷米大學肄業後就決定藉由旅行體驗外面世界,從最開始沒沒無聞到收穫普羅旺斯鄉親支持,吉雷米在一次訪談中表示,「如果想瞭解自己國家,那就離開它,你就會發現自己多幸福。」也正是在旅行過程中,吉雷米漸漸愛上了台灣。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圖說:在志工任期結束準備返鄉前,台灣受到莫拉克風災肆虐。Photo/吉雷米授權提供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圖說:吉雷米發現自己無法就這麼離開台灣,於是自發性前往災區協助救災。Photo/吉雷米授權提供

 

用雙腳一覽寶島之美

 

吉雷米不只在花蓮進行志工服務,還透過雙腳認識這塊土地,並與妻子江佩靜(小乖)結緣,從短跑專項漸漸接觸至長距離,到如今已是長跑健將、馬拉松賽事常勝軍,還曾揹著三太子環島一個月內跑了上千公里,在回憶寫下動人的一頁。吉雷米說道,「我喜歡台灣的比賽,風景很美,路線都是最漂亮的路線。」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圖說:吉雷米是第一個實現扛著三太子神偶跑步環島的人。Photo/吉雷米授權提供

 

「台灣選手很厲害,但是很謙虛,我喜歡這樣不為了競爭而跑步的感覺。」台灣在世界地圖只有小小一塊,但用雙腳環島似乎大到看不著邊,如今台灣不僅是吉雷米第二個家,更是他透過視覺、聽覺等感官感受人與人間羈絆與天公造物之美的重要方式。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圖說:在終點攤開國旗合照,提高台灣於國際的知名度。Photo/吉雷米授權提供

 

熱愛台灣文化的「一粒米」

 

來到一個新環境,入境隨俗要先從語文學起,從只會「你好、謝謝」到一口流利中文,吉雷米現在已經出版了《南法跑者用雙腳愛台灣》、《一粒米,百粒汗》等數本中文著作,長居部落的他,意識到原住民語正逐漸從年輕一代消失,決定學習研究並透過文獻記錄這些瀕危語言,從布農族、阿美族到閩南語,語言不只是為了溝通,更是文化展現,兩者密不可分。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圖說:吉雷米用法文記錄布農族、阿美族、臺語的語言與文化,完成三本著作。Photo/吉雷米授權提供

 

2019年起,吉雷米受邀擔任公視臺語節目《無事 坐巴士》主持人,坐公車至台灣四處旅行,逛逛市集、認識古蹟名勝、尋找在地美食、記錄地方樣貌、帶著觀眾體驗風俗民情、以臺語敘說人生故事。節目入圍第55屆電視金鐘獎,在海內外都有許多媒體關注報導,展現台灣多元文化深度,更提升國際能見度。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圖說:從2019年開始,吉雷米擔任公視台語行腳節目「無事坐巴士」的主持人。Photo/吉雷米授權提供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圖說:吉雷米是台灣電視節目首位以全台語主持的外籍主持人。Photo/吉雷米授權提供

 

完成心願之後,仍要繼續前行

 

今年8月,吉雷米在妻子小乖的多方奔走努力之下終於獲得台灣國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台灣人,在這塊多元文化兼容並蓄的寶島,吉雷米不會停下腳步,抱持初衷繼續奉獻一己之力,他感性說道,「不管付出多少,我收到的總是遠多過我給的,也讓我愛上這個地方,台灣讓我變成更好的人。」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圖說:吉雷米與江小乖,夫妻感情十分要好,互相理解和包容。Photo/吉雷米授權提供

 

背三太子環島、主持台語行腳節目,「新台灣人」吉雷米堅持15年的初衷
圖說:兩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Photo/吉雷米授權提供

 

祝福吉雷米正式拿到身分證的一刻,文末以其FB社群感言作為結尾,「我會繼續盡我的薄棉之力留存母語文化,也希望能拋磚引玉、讓世界看見台灣,讓我們一起努力。」